“2023年下半年鈉電行業將邁入產業化元年”,江蘇眾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博士裴滿預判,2022年是鈉電行業的蓄勢之年,2023年是攻堅之年,2024年是強鏈之年,2025年則將是規模之年。

2023鈉電池產業生態圈會議暨企業家峰會

2023鈉電池產業生態圈會議暨企業家峰會

電池百人會-電池網7月28日訊(肖何 梁小婧 江蘇無錫報道)7月28日,由江蘇省貿促會指導,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政府、無錫市貿促會主辦,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中國電池網承辦的2023鈉電池產業生態圈會議暨企業家峰會在無錫錫山區召開。本次會議以“電車鈉紀元,產業新動能”為主題,深度聚焦電池新能源產業前沿技術、深度解讀應用前景及未來趨勢,為產業發展提供新思路、新動力,推進優質項目投資活動,力爭打造有價值、高規格、有影響力的電池新能源產業交流平臺。

江蘇眾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博士裴滿

江蘇眾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博士裴滿

28日下午,江蘇眾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博士裴滿在會上發表了題為《硫酸鐵鈉電池商業化進展》的主題演講,分享了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現狀、眾鈉能源鈉電池產業進展、NFS電池最新數據與商業化進展等,電池網摘選了其部分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2023年下半年鈉電行業將邁入產業化元年”,裴滿預判,2022年是鈉電行業的蓄勢之年,2023年是攻堅之年,2024年是強鏈之年,2025年則將是規模之年。

資料顯示,眾鈉能源成立于2021年1月,是一家新興的鈉離子電池企業,公司產品包括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方型鋁殼電池、軟包電池以及輕型動力電池系統、光伏儲能系統等鈉離子電池系列產品。

據裴滿介紹,目前業內關注較高的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三大技術路線分別為層狀氧化物、聚陰離子型化合物、普魯士藍(白)。

從網上的公開資料來看,層狀氧化物具備可逆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高、技術轉化容易等優點,但容易吸濕,循環性能稍差;聚陰離子化合物工作電壓高、熱穩定性好、循環好、空氣穩定性好,但可逆比容量低、部分含有毒元素;普魯士藍工作電壓可調、可逆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合成溫度低,但導電性差、有結晶水、庫侖效率低。

"眾鈉能源在聚陰離子這條路線中,我們堅持硫酸鐵鈉這個路線,從始至終一直在這條路線不斷地改進。"裴滿分析稱,鈉離子電池產品趨勢有幾點:一是供應全鏈條產品低碳化、零碳化;二是原材料極致低成本,較鋰電要有明顯的價格代差;三是電池容量大單體、電壓高壓化趨勢;四是電池本征工作寬溫區、高倍率;五是高安全性,以鐵鋰為起點,超越鐵鋰的安全性。簡而言之,就是用最簡單的材料、最簡潔的工藝、最環保的制程,生產出最便宜、最安全、最普適的電池。

基于上述理念,眾鈉能源開始探索業內最易規模化量產、成本最低、量產性能指標優異的,最適合用于大規模儲能的鈉電解決方案,憑借制造工藝與產品性能雙重優勢,造出了高性價比硫酸鐵鈉基電池(NFS電池)。

據裴滿介紹,眾鈉能源電池創新研發路線為:硫酸鐵鈉正極材料(2022年)—高熵硫酸鐵鈉正極材料(2024年)—鋰鈉混合離子電池(2025年)—固態鈉離子電池(2026年)。

產能布局方面,電池網了解到,眾鈉能源已在江蘇鎮江和泰州、安徽廣德三地快速建設材料、電芯、PACK示范量產基地,并已規劃布局西南及華北地區量產基地。同時,公司已分別與全球出貨量排名前三的戶用儲能及兩輪電動上市公司達成深度戰略合作,計劃聯合諸多產業鏈上游合作伙伴,于本年度實現兩大場景鈉電新品的上市及批量供貨,并完成大規模儲能系統的示范項目落地。

其中,在NFS正極材料領域,眾鈉能源已在2022年3月實現百噸線貫通,今年3月擴產到500噸級,預計在今年9月份實現5000噸線貫通。

供應鏈體系方面,裴滿透露,眾鈉能源已深度綁定上下游核心戰略資源,形成產業閉環,構成產業鏈競爭優勢。

具體來看,眾鈉能源前驅體及正極材料產線及非標設備均為自主研發設計,目前已長期穩定運行,后續萬噸產線1.0版本,效率可提升約20%;負極材料已鎖定一線供應商,與某頭部供應商A達成獨家戰略合作,開發面向二輪的極致性價比產品,已鎖定3年合作期內價格和產能,還與一線材料供應商達成戰略合作,開發面向儲能的國產替代產品,保障3年合作期內低價供應;電解液已鎖定A上市公司聚陰離子路線獨家供應;電芯現有戰略合作方2GWh高質量產能可直接使用,自主產能中安徽廣德20Gwh電池工廠已啟動;PACK為自主設計制造,具有高安全性、高適配性,已建成年產能1GWh,在建產能10GWh。

此外,眾鈉能源還不斷強化鈉電池領域合作開發,與某研究所聯合開發電池集成熱管理系統;與協能科技合作開展鈉離子電池儲能管理系統;參股港昇能源,布局智慧電網投資、運營。同時,公司還與利信能源、中興派能等公司戰略綁定,聯合試制、中試合作生產。

在NFS電池商業化進度方面,眾鈉能源的規劃是今年三季度開啟量產交付。

(以上觀點根據論壇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者本人審閱。)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email protected]

電池網微信
新能源
鈉電池
眾鈉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