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鋰物聯 圖/浪潮資本
電池網從浪潮資本獲悉,近期,融和資產通過上海中電投融和新能源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及上海融和九智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完成對智鋰物聯(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智鋰物聯)的戰略投資,融和資產隸屬于國家電力投資集團。
本次融資后,融和資產將與智鋰物聯開展重卡換電、電池安全監控、智能運維、資產管理等方面的深入合作,促進智鋰物聯與融和生態圈企業產品、產線、產業多維協同,以及云控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各類鋰電池應用場景的落地應用。深入布局能源系統“源-網-荷-儲-用”一體化,融和生態圈成員再+1。融和資產攜手智鋰物聯,重構能源運營生態。
目前,智鋰物聯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浪潮資本擔任長期財務顧問。
資料顯示,智鋰物聯成立于2019年,是清華大學團隊在重卡換電和電池大數據安全管理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企業。公司以“重構能源運營生態,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轉變”為使命,致力于為綠電能源運營商提供從能源裝備到智慧能源運營系統的完整解決方案,為重卡換電運營商提供車端換電機構、換電智能裝備,為電池銀行提供電池資產管理底層操作系統,為低碳城市建設電池安全風險管理數字化基礎設施。
目前,智鋰物聯與國家電投、龍源電力、萬潤新能源、中國石油、華潤電力、三江綠城、三峽綠動、中化集團、寧普時代等換電運營企業開展業務合作,與宜賓市、烏海市、鄂爾多斯市、十堰市等地方政府建立產業落地合作,與殼牌、瑞典Halmstad合作開展國際重卡換電示范推廣,今年預計落地70-100座換電站。
同時,在數字能源領域,智鋰物聯已累計接入電池系統超過40萬臺,管理電池類型61類,累計AI檢測2626億次,故障檢出數超過10萬次,安全預警超過300次,熱失控報警12次。
產能建設方面,智鋰物聯重卡車載換電機構及換電設備智能制造項目,落地于四川宜賓,占地面積30.7畝,設計年產能達到2萬套重卡車載換電系統和400套換電設備,已于2023年6月正式投產。
近日,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了《中國電動重卡行業發展白皮書(2023年)》,白皮書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電動重卡的產量為2.55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02.2%,整個重卡行業的電動化率上升到3.79%。
EVTank分析認為,2022年電動重卡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有:(1)國家和地方多種政策的促進,尤其是河北、內蒙古和河南等鋼鐵和煤炭產業發達的地區針對重卡電動化和換電等出臺了大量的政策;(2)電動重卡在換電等新的商業模式的推動下,其本身經濟效益逐步體現,尤其是在特定的應用場景已經有清晰的商業模式。
展望未來,EVTank在白皮書中預測,到2025年和2030年,電動重卡的滲透率將分別提升到12%和30%,2030年中國電動重卡的總體銷量將達到44萬輛左右,且EVTank預計其中換電重卡將占據電動重卡的80%以上的份額。

電池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