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將著眼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聚焦鋼鐵、電解鋁、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品,加快研制一批碳足跡核算標準,推動工業企業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促進產業鏈和供應鏈轉型升級。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

10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從汽車產業整體看,總體保持平穩增長,前三季度汽車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產銷分別完成2147萬輛和2157.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9%和2.4%。累計出口整車431.2萬輛,同比增長27.3%。1—8月,汽車產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3.2%和3%。從新能源汽車產業看,發展態勢良好,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31.6萬輛和83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1.7%和32.5%,近3個月新能源乘用車銷售占比均在50%以上,實現了新的突破。新能源汽車出口92.8萬輛,同比增長12.5%。

但也要看到,汽車工業運行還面臨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海外出口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等挑戰。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相關部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多措并舉擴大汽車消費。落實好汽車以舊換新、車購稅和車船稅優惠等促消費政策,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新啟動一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指導意見,積極擴大汽車消費。

二是優化汽車生產準入管理政策。推動出臺《機動車生產準入管理條例》,健全“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試行道路機動車輛產品準入自我檢驗,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探索開展企業集團化管理,支持企業提質增效、做優做強。引導企業立足長遠,加強技術升級、產品迭代、模式創新,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

三是支持技術創新發展。通過高質量發展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渠道,持續推動動力電池關鍵材料、車用芯片等關鍵技術攻關。深入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車路云一體化”試點,穩妥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產業化。

四是更好服務企業國際化發展。積極應對反補貼調查、高額關稅等貿易壁壘,在投資、管理等方面為汽車企業出海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加強自動駕駛、碳核算等標準聯通和規則對接,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

針對低空經濟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回應稱,發展低空經濟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低空裝備和低空產業是低空經濟的重要物質載體,工業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視低空產業發展,當前主要從四個方面著力。

第一個方面是加強頂層謀劃。今年工信部聯合有關部門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支持低空產業技術裝備創新思路舉措。

第二個方面是加強多場景應用牽引。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在全國多地開展了通用航空器創新應用試點工作。比如,在新疆石河子召開低空產業創新發展大會,推動建立“干支通、支支通、全網聯”航空運輸體系;在黑龍江北安召開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現場會,打造無人機農業噴灑、林業防護規模化、常態化應用模式標桿,目標是要將植保無人機平均作業成本降到每畝10元以下。

第三個方面是推動信息技術與裝備發展融合創新。當前我國主要的信息通信企業以及動力電池、電機等企業都積極布局參與到低空經濟中來,各領域創新要素正在加速向低空產業集聚。已開展基于5G/5G-A的低空通信及感知網絡技術驗證、應用試點等工作。

第四個方面是完善產業法規標準體系。為提升無人機生產制造的質量,工信部頒布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生產管理若干規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無線電管理暫行辦法》,編制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安全要求》等國家標準,建設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產品信息系統,不斷完善企業和產品的備案管理。

下一步,工信部將重點開展以下工作:一是持續加快關鍵技術攻關。聚焦低空裝備本體技術、安全技術、運行技術等方向,體系化推動一批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加快推動通用航空技術和裝備創新迭代升級。二是不斷加強場景應用牽引。繼續推動優勢地區先行先試,因地制宜打造低空多場景應用示范體系,加快培育低空物流、城市和城際空中交通、低空文旅等低空消費新業態,拓展農林植保、巡視巡檢、應急救援等新模式。三是深入推進融合創新發展。積極推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新能源技術與無人機等低空裝備融合創新,開展低空經濟無線電頻率使用研究,按需推進低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低空智聯技術發展和模式創新。四是不斷強化法規標準支撐。繼續組織開展相關法規宣貫和培訓,指導無人機生產制造企業合規管理,推動建立貫穿低空裝備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等全生命周期的工業標準體系,鼓勵低空產業聯盟等行業組織加強企業供需對接、技術交流、標準協同,共同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

另外,針對我國在工業綠色發展、節能降碳方面進展及下一步重點任務安排,陶青表示,綠色低碳是新型工業化的生態底色,工信部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今年以來持續加強政策供給,聯合相關部門出臺了《加快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強綠色工廠梯度培育和工信領域節能降碳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大力發展綠色生產力,鍛造產業綠色競爭優勢。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工業節能降碳持續推進。今年新培育國家綠色數據中心50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平均值超過50%。資源利用效率不斷提升,前三季度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約17億噸,預計全年規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超過94%。綠色發展動能加快培育,目前國家綠色工廠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比重已超過18%,預計全年環保裝備制造業的總產值近萬億元,1—9月新接綠色船舶訂單的全球市場份額占比達75.9%。

下一步,工信部將著眼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制定出臺《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一是加快推進工業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制定。聚焦鋼鐵、電解鋁、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品,加快研制一批碳足跡核算標準,推動工業企業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促進產業鏈和供應鏈轉型升級。

二是加強新興固廢綜合利用體系建設。聚焦廢舊動力電池,制定出臺綜合利用管理辦法,修訂發布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加快構建新型回收利用體系。聚焦廢舊光伏組件等,加強綜合利用政策的預研儲備,提前布局綜合利用能力,為迎接退役高峰做好準備。

三是積極推動清潔低碳氫在工業領域應用。聚焦清潔低碳氫應用的瓶頸制約,進一步推進政策集成創新,加快推動其在冶金、化工、石化等行業規模化應用,在工業綠色微電網、綠色船舶、綠色航空等領域實現多場景應用突破。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新聞熱線:400-6197-660-1

電池網微信
鋰電池
工信部
廢舊動力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