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新鋰能2022年鋰產品收入約為120.37億元,同比增長319.63%。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建有四大鋰產品生產基地,已建成鋰鹽產能7萬噸和金屬鋰產能500噸。

盛新鋰能

圖/盛新鋰能

據盛新鋰能(002240)3月6日晚間發布的年報,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約120.39億元,同比增長299.0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55.52億元,同比增長541.32%;基本每股收益6.4元,同比增長481.82%。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6.5元(含稅)、不送紅股、不轉增。

在營業收入構成中,盛新鋰能2022年鋰產品收入約為120.37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高達99.98%),同比增長319.63%。

2022年鋰鹽量價齊升

對于業績增長,盛新鋰能表示,2022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延續良好發展態勢,儲能行業保持高速發展,鋰鹽產品市場需求旺盛、鋰鹽價格維持高位。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統計,全球碳酸鋰、氫氧化鋰、氯化鋰等基礎鋰鹽的主要生產國為中國、智利、阿根廷。2022年,世界鋰及其衍生物產量折合碳酸鋰當量約86.1萬噸,同比增長30%以上。

中國碳酸鋰、氫氧化鋰等基礎鋰鹽產業主要分布在江西、四川、青海、江蘇、山東、河北等地,2022年中國碳酸鋰產量為39.5萬噸,同比增長32.5%;氫氧化鋰產量為24.64萬噸,同比增長29.5%。

2022年,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產量每月創新高,帶動動力電池需求上升,鋰電池在儲能領域的需求量不斷增長,磷酸鐵鋰及三元正極材料的產量更是不斷創新高,對碳酸鋰、氫氧化鋰基礎鋰鹽的需求不斷增長。鋰鹽供需平衡整體呈緊張的狀態,尤其是第四季度碳酸鋰、氫氧化鋰等產品價格出現歷史新高。

2022年,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由年初的27.75萬元/噸上漲至年末的51.95萬元/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的價格由年初的21.35萬元/噸上漲至年末的52.05萬元/噸。鋰鹽價格的上漲帶動上游鋰精礦價格持續上漲,鋰精礦價格由年初的2,560美元/噸上漲至年末的6,010美元/噸。

中國鋰鹽產能位列全球第一,但鋰原料對外依存度較高,根據EVTank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55%的鋰原料需要進口,供應保障和采購成本均存在不穩定性,制約著國內鋰鹽企業產能的釋放。

鋰鹽已建成產能7萬噸

盛新鋰能主要業務為鋰礦采選、基礎鋰鹽和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另外,公司還有少量林木業務。

其中,在鋰鹽方面,盛新鋰能在全球范圍內建有四大鋰產品生產基地,已建成鋰鹽產能7萬噸和金屬鋰產能500噸:

(1)致遠鋰業位于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德阿生態經濟產業園,已建成產能為年產4萬噸鋰鹽(其中碳酸鋰2.5萬噸、氫氧化鋰1.5萬噸);

(2)遂寧盛新位于四川射洪經濟開發區鋰電產業園,已建成產能為年產3萬噸鋰鹽(全部為氫氧化鋰,其中1萬噸可柔性生產碳酸鋰);

(3)印尼盛拓位于印尼中蘇拉威西省莫羅瓦利縣莫羅瓦利工業園(IMIP),設計產能為年產6萬噸鋰鹽,目前正在積極建設中,預計2023年底建成投產;

(4)盛威鋰業位于四川射洪經濟開發區鋰電產業園,規劃產能為年產1,000噸金屬鋰,目前已建成產能500噸,剩余產能在積極建設中。公司鋰產品業務技術先進成熟,產品主要應用于鋰離子動力電池、儲能、石化、制藥等領域。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行業的快速發展,鋰產品市場需求旺盛,為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及發展機會。

手握豐富優質鋰資源

為保障鋰產品生產的原料供應,盛新鋰能在全球范圍內陸續布局鋰資源項目,既有硬巖礦山項目,也有鹽湖提鋰項目:(1)奧伊諾礦業在川西地區的金川縣擁有業隆溝鋰輝石礦采礦權和太陽河口鋰多金屬礦詳查探礦權,其中業隆溝鋰輝石礦已探明Li2O資源量16.95萬噸,平均品位1.34%,項目已于2019年11月投產,原礦生產規模40.5萬噸/年,折合鋰精礦約7.5萬噸,太陽河口鋰多金屬礦目前處于探礦權階段;

(2)Max Mind津巴布韋擁有位于津巴布韋薩比星鋰鉭礦項目總計40個稀有金屬礦塊的采礦權證,其中5個礦權的主礦種Li2O資源量8.85萬噸,平均品位1.98%,對應原礦生產規模90萬噸/年,折合鋰精礦約20萬噸,該項目將于近期建成投產,其他35個礦權也將準備進行勘探;

(3)公司參股了四川雅江縣惠絨礦業合計25.29%股權,惠絨礦業目前擁有1項探礦權,截止2020年12月底已探明Li2O資源量64.29萬噸,平均品位1.63%;

(4)公司擁有阿根廷SDLA鹽湖項目的獨立運營權,項目在產年產能為2,500噸碳酸鋰當量;公司將啟動阿根廷Pocitos鹽湖年產2,000噸碳酸鋰當量的氯化鋰晶體中試生產線建設,并積極推進其他參股鹽湖項目的勘探工作。  

此外,盛新鋰能與金鑫礦業、銀河鋰業、ABY公司、AVZ礦業、DMCC公司簽署了承購協議,進一步加強資源保障力度。  

盛新鋰能在年報中還提到,目前,公司主要客戶包括比亞迪、寧德時代、中創新航、瑞浦能源、LG化學、SK On、浦項化學、容百科技等企業。

電池網注意到,2022年,盛新鋰能引入比亞迪作為戰略投資者,雙方將在原材料購銷和加工、技術合作交流、礦產資源合作開發、產業鏈資源協同等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公司根據發展戰略,對外出售了人造板業務參股公司湖北威利邦和河北威利邦各45%股權,繼續將非鋰電業務相關資產進行剝離。目前公司還有少量林木業務,后續公司將根據發展戰略適時對其進行剝離,公司將專注于鋰電新能源材料的發展,根據未來鋰產品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生產產能,并持續增強在上游鋰資源的布局和儲備。

盛新鋰能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新聞熱線:400-6197-660-1

電池網微信
鋰電材料
碳酸鋰
盛新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