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能源子公司內蒙古翔福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20萬噸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5萬噸前端擬開工建設,擬與河北上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簽署5萬噸負極材料前端項目總承包合同,合同價款暫估5億元(含稅)。

負極材料 電池網資料圖

負極材料 電池網資料圖

5月27日晚間,濱海能源(000695)公告,子公司內蒙古翔福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20萬噸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5萬噸前端擬開工建設,擬與河北上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簽署5萬噸負極材料前端項目總承包合同,合同價款暫估5億元(含稅)。

據濱海能源此前發布的公告,該項目建設地為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輝騰錫勒綠色經濟開發區商都產業園,預計總投資82億元,將分兩期建設,每期建設10萬噸,其中一期計劃施工周期24個月,二期計劃施工周期20個月。

據悉,濱海能源于2023年5月收購翔福新能源100%股權,開始戰略布局新能源材料產業,該公司正在建設10萬噸鋰電負極材料前后端項目,其中4萬噸后端成品線已于同年7月底投料試生產。

根據濱海能源的規劃,公司2024年底計劃實現10萬噸產能釋放,20萬噸一體化項目將分步建設、分期投產,預計在2025年底釋放產能。

市場方面,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負極材料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年)顯示,2023年全球負極材料出貨量達到181.8萬噸,同比增長16.8%,其中中國負極材料出貨量達到171.1萬噸,全球占比進一步提升至94.1%。

展望未來,EVTank預計到2030年全球負極材料出貨量將超過800萬噸。從短期來看,EVTank表示2024年將是之前兩年全國新建石墨化和負極材料產能集中釋放的一年,整個行業將面臨著較大的產能過剩的壓力,負極材料的價格仍將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另一方面,隨著大量一體化產能的建成,第三方獨立石墨化加工產能將面臨著較大的開工壓力。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新聞熱線:400-6197-660-1

電池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