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加速固態電池技術的創新突破、推動其商業化進程搭建起深度溝通、合作的橋梁和紐帶,助力全球能源轉型和綠色經濟發展,由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電池百人會、蘇州市新時代工商管理企業家聯合會新能源專委會主辦的“2024固態電池產業生態圈企業家峰會”6月28日在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舉行。
為固態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思路
固態電池被廣泛認為是下一代電池主要技術路線之一,其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環壽命等方面較傳統液態電解質鋰電池均展現出顯著優勢。隨著科研機構和企業在材料科學、制造工藝等方面的持續研究與技術突破,從半固態到準固態、再到全固態電池技術漸趨成熟,也為其商業化、市場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不過,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固態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 年)》顯示,全固態電池目前仍然面臨著尚未完全解決的離子電導率問題、固-固界面問題和循環性能問題等,預計其產業化時間節點將在2030年左右。
本次峰會以“商業化啟幕 固態電池技術突圍與投資前景探析”為主題,聚焦固態電池技術的最新進展、問題與挑戰、未來發展趨勢等熱點話題展開探討,為固態電池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思路。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在會上表示,近年來,依托強大的新能源產業鏈制造基礎,我國電池企業在固態電池技術研發、產業鏈布局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尤其是伴隨著以衛藍新能源、清陶能源、贛鋒鋰電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半固態電池的量產裝車,使得半固態電池真正實現了經濟學意義上的產業化。
蘇州市相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楊曉峰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蘇州市相城區正緊抓新能源發展機遇,引進一系列新能源重點項目,全力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其中相城工業強基與產業創新相協相融,正聚力打造“3+3+X”產業體系,在新能源、智能車聯網、高端制造等領域不斷提升發展質效,一批優質企業、產業園、研發機構已在此集聚落地。
固態電池商業化應用越來越近
“固態電池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政策方面給予很多支持。”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博導、能源中心書記、主任張濤表示,不用糾結于采用哪種固態電池技術路線,最終所要實現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全固態電池發展,如何實現LLZTO材料在固態電池中的界面適配性是關鍵。在張濤看來,未來固態電池的發展主要包括以下三點:第一,氧化物鋰離子導體材料已具備產業化宏量生產能力,產品以粉體、漿料、隔膜等形式應用于固態鋰電池的電極摻混、隔膜涂覆和電極界面改性等方面。第二,在固態電解質核心材料自主可控的基礎上,持續提高電極/電解質和電極內部的固-固界面適配性是固態電池技術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第三,從工藝設計和工程化平臺開發角度,驗證和持續提高Ah級固態鋰電池的安全、能量密度、循環、倍率和低溫性能,是當前工程技術開發的主要問題。
“發展鋰電池要從全方面考量,固態電池是下一代鋰電池技術的公認趨勢,也是必然選擇。”清陶(昆山)能源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李崢表示,相比于傳統電池所采用的液態電解液,固態電池的固態電解質可以有效提升能量密度,同時有著更穩定的工作狀態,也讓產業鏈產生創新機會。據李崢介紹,實現全固態電池產業化的關鍵點在于材料創新、界面匹配、制造工藝開發、量產裝備開發以及全固態電池系統集成開發,最后經過整車驗證從而實現全固態動力電池產業化。
浙江鋒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光盛也在會上分享了固態電池技術路線、關鍵材料等觀點,圍繞全固態電池的三大技術路線,浙江鋒鋰從產業鏈角度進行了全方面布局。
中南大學化學電源與材料研究所副所長劉洪濤表示,隨著電池技術不斷向高能量密度方向發展,電池安全性問題越來越突出。為了降低有機溶劑分解以及隔膜失效引起的短路和熱失控,無溶劑固態電解質被認為是一種潛在的選擇。“從機制上,本質上走出新路徑,實現彎道超車。”劉洪濤介紹,無機電解質和聚合物電解質都有各自顯著的優點和致命的缺陷,導致商業化應用舉步維艱。通過取長補短、協同復合,以聚合物為主,無機為輔,有望解決在LMB應用中的關鍵瓶頸問題。

此外,蔚來汽車固態資深專家鄧素祥,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沿技術研發總經理、博士苗力孝,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博士徐航宇等固態電池產業鏈專家及相關企業代表做了精彩分享,探討固態電池行業發展趨勢、探究產業前沿技術、探索合作共贏路徑。

峰會現場還展開了“唱衰與叫好雜糅,固態電池技術突圍之路何在?”“機遇與挑戰并存,固態電池領域投資前景幾何?”等兩大議題互動。產業鏈專家、企業代表分析了固態電池行業面臨的風險,展望了未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并提出切實可行的產業化進程策略,為固態電池的產業化獻計獻策。
“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勢不可擋,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創新和產業鏈生態的逐步完善,固態電池的商業化應用的腳步也漸行漸近,誰先占據產業制高點,誰就能掌握發展主動權。” 于清教說。

電池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