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騰勢汽車
我國汽車行業又迎來重磅規劃,管用15年!
繼2016年、2020年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1.0》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后,10月22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3.0》(以下簡稱“技術路線圖3.0”)正式發布。
據悉,技術路線圖3.0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全行業2000余名專家歷時一年半修訂編制,其進一步明確了全球汽車技術“低碳化、電動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深入研判了未來5-15年世界經濟復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科技變革、經濟全球化賦予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使命,描繪了以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生態、新格局為核心的新汽車產業發展愿景等。
央視評價,技術路線圖3.0與以往相比,更加突出全球化視野,將我國汽車產業發展放在全球汽車產業變革大背景下謀劃。
面向2040年,提出七大目標
技術路線圖3.0提出了面向2040年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七大總體目標:
汽車產業碳排放總量將于2028年先于國家碳減排承諾提前達峰,至2040年碳排放總量較峰值下降60%以上;
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為主體的交通體系朝著“零事故、零傷亡、高效率”發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80%以上,加快推進汽車產業全面電動化進程;
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基礎設施生態體系成熟健全,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產品實現大規模應用;
汽車科技創新實現教育、科技、人才協同融合發展,中國成為全球汽車科技原始創新策源地,原始創新能力引領全球;
建成創新引領、數據驅動、協同高效、韌性安全、低碳可持續的現代化汽車產業集群,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中國品牌全球競爭力大幅提升,關鍵零部件企業與全球產業體系深度融合,進入世界汽車強國前列。
立足關鍵技術,明確發展節點
堅持內燃機仍將是汽車的重要動力來源。至2035年,傳統能源乘用車實現全面混動化;到2040年,含內燃機乘用車(HEV、PHEV、REEV)銷量在乘用車新車銷量中的比例仍將有三分之一左右。
強調未來5-15年,新能源汽車成為汽車市場主流產品。至2040年,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達到85%以上,其中BEV占80%;新能源商用車的應用場景將從當前的城市、短途場景不斷拓展至中長途場景。
明確智能網聯汽車進入市場化發展快車道。到2040年,L4級智能網聯汽車全面普及,L5級智能網聯汽車開始進入市場,網聯協同場景覆蓋度、安全可靠性不斷提升,支撐無人駕駛大規模安全應用。
首次提出汽車智能制造發展水平分級體系以及實施方法論。到2040年,以提質、增效、降本、低碳引領,通過數據互聯互通與數據閉環,實現汽車制造全環節研產供銷服一體化。
全固態電池預計在2030年實現小規模應用,到2035年有望大規模全球推廣,屆時電池的綜合性能、成本和環境適應性將更貼合消費者需求。
結語:
此外,從技術路線圖3.0的發布背景來看,當前,汽車科技變革正持續向縱深推進,汽車前沿技術創新日新月異,顛覆性創新不時涌現,產業發展生態發生系統性變革。面向新變化、新形勢,研究修訂技術路線圖3.0,規劃面向未來15年的汽車技術發展路線,強化新型汽車產業生態的頂層設計,成為國內外汽車產業各界的共同呼聲。
技術路線圖3.0雖然不是強制性標準,卻是凝聚行業共識、具備戰略前瞻價值的重要研究成果。它的發布,其實更像是給未來中國汽車產業畫了一幅導航地圖,不僅告訴我們技術該往哪兒走,更把整個產業的轉型路徑都標得清清楚楚,有了這份“地圖”,中國車企以及電池新能源企業搞創新、謀發展,心里就更有底了。而且,這套成熟的“中國方案”,也將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貢獻重要智慧。


電池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