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論壇設一個主論壇及6個平行分會,圍繞先進電池設計研發與概念驗證、低空經濟及電動船舶電池技術、先進電池質量強鏈與安全評價、新型儲能技術與新型電力系統、電池回收再利用與可持續發展和金融服務與電池生態體系構建等熱點議題發表主題報告。

2025先進電池產業集群論壇圓滿落幕

10月16-18日,在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先進電池材料產業集群指導下,由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主辦、深圳市清新電源研究院和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聯合承辦的“2025第五屆先進電池產業集群論壇”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陳立泉院士和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教授康飛宇擔任大會主席,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教授李寶華和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先進電池材料產業集群秘書長梁銳擔任大會執行主席,以“聚能向新 智領未來”為主題,把脈行業趨向,為企業發展和產學研合作提供新思路。

論壇得到眾多先進電池材料產業企業和行業協會、研究機構的大力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學術機構和會員單位代表等1000多人蒞臨現場,共同見證中國先進電池和材料產業高速發展的魅力。

此次論壇設一個主論壇及6個平行分會,圍繞先進電池設計研發與概念驗證、低空經濟及電動船舶電池技術、先進電池質量強鏈與安全評價、新型儲能技術與新型電力系統、電池回收再利用與可持續發展和金融服務與電池生態體系構建等熱點議題發表主題報告,并設置重磅發布、產業鏈閉門峰會、集群年會、“集群清新獎”頒獎晚會等系列特色活動,匯聚行業智慧,共同探討前沿發展趨勢,分享新形勢下產學研融合的創新成果,助力先進電池材料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智匯產學研 引領新航向

在熱烈的掌聲中,大會執行主席梁銳秘書長主持會議開幕式。他表示,當前全球綠色低碳轉型持續加速,新能源產業迎來重要發展機遇。作為產業發展的關鍵基石,先進電池正步入技術突破、產能升級與生態構建的新階段。唯有推動協同創新、打破行業壁壘、共建開放生態,才能實現產業鏈的整體躍升與可持續發展。

2025先進電池產業集群論壇圓滿落幕

大會執行主席梁銳秘書長主持開幕式

本屆論壇由先進電池材料產業集群專家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康飛宇教授,全國政協委員王理宗,深圳市科協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石興中,中國人保財險深圳分公司商業團體保險部副總經理李勝藍作開幕致辭。

2025先進電池產業集群論壇圓滿落幕

大會主席康飛宇教授致辭

大會主席康飛宇教授在致辭中指出,在當前電池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深圳及珠三角地區作為全國電池技術的高地,正迎來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水系電池等新一代產品的市場化進程,機遇與挑戰并存。面向未來,我們需重點發力新型儲能領域,充分發揮產業集群優勢,推動電池行業不僅在規模上保持全球領先,更要在質量與創新能力上走在前列,實現從“量”的領先邁向“質”的突破。

2025先進電池產業集群論壇圓滿落幕

全國政協委員王理宗致辭

全國政協委員王理宗在致辭中指出,中國在綠色集群和新能源汽車領域已從過去的跟從者轉變為全球領跑者,但同時也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他建議,業內需進一步樹立新全球化意識,同時強化地緣政治意識以精準研判風險;此外,要推動企業實現從 “走出去” 到 “深度融入當地產業生態” 的轉變。他呼吁企業與專家應協同發力,共同爭奪新能源電池等關鍵領域的國際標準制定話語權,為產業發展搶占先機。

2025先進電池產業集群論壇圓滿落幕

石興中副主席致辭

深圳市科協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石興中在致辭中表示,2009 年我國 “十城千輛” 計劃啟動后,十六年間全球汽車與能源產業格局顛覆,中國主導的鋰電池技術成為全球交通變革、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基石。深圳市依托 “政策、產業、資本、人才” 四位一體優勢,形成實力雄厚的產業集群,發展動力強勁。未來,深圳市科協將持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推動科技創新協同、人才交流及科技成果轉化。

2025先進電池產業集群論壇圓滿落幕

李勝藍總經理致辭

中國人保財險深圳分公司商業團體保險部副總經理李勝藍在致辭中表示,公司針對儲能的全產業鏈,從設計研發、產品銷售、投建運營等環節開發了全方位的保險產品的保障體系,助力新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

重磅發布 引領產業升級

開幕式上,本次大會重磅發布五項重量級平臺和成果,將為電池和材料產業的研發、制造與應用提供新平臺、新動能,開拓集群融合高質量發展新范式。

打通轉化瓶頸 中試平臺破解產業化難題

首先,廣東省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中試平臺正式發布,打通實驗室創新成果向產業化應用的“最后一公里 ”。廣東省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中試平臺主任、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李寶華教授詳細介紹中試平臺的建設背景、服務模式、建設目標和建設基礎。他指出,平臺建成后預計每年將服務超過80家企業和科研機構,支撐電化學儲能領域技術迭代。最終建設成為電化學儲能領域國際領先的第三方高水平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中試平臺,服務全國乃至全球電化學儲能產業。

2025先進電池產業集群論壇圓滿落幕

廣東省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中試平臺主任、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李寶華教授

提質強鏈,移動電源高質量行動方案發布

隨后,由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牽頭組織制定的《移動電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正式發布,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質量發展處陳宇綱處長作簡要解讀。

2025先進電池產業集群論壇圓滿落幕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陳宇綱處長作解讀

方案系統構建了深圳市移動電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框架,涵蓋從產業鏈質量圖譜、全生命周期管控到公共服務與缺陷召回的全鏈條體系,并通過建立質量分級、加強管理培訓與科普宣傳,全方位賦能產業提質增效,筑牢安全底線。

2025先進電池產業集群論壇圓滿落幕

《移動電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承諾儀式

引領集群建設 先進制造業指南標準發布

由先進電池材料產業集群聯合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深圳市清新電源研究院、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有研(廣東)新材料技術研究院等15集群促進機構和產學研單位牽頭起草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指南》標準正式發布。

2025先進電池產業集群論壇圓滿落幕

《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指南》標準發布

筑牢安全防線 儲能保險合作意向簽約

此次大會上還舉行了中國人保儲能安心保企業合作意向簽約儀式,為儲能產業鏈的安全、穩定與高質量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

2025先進電池產業集群論壇圓滿落幕

中國人保儲能安心保企業合作意向簽約

賦能智能決策 產業智能分析平臺首發

會上,由深圳國家高技術產業創新中心開發的DIKI高性能材料產業智能分析平臺首發。平臺涵蓋實時全面的國內外產業數據,全維度數據的企業畫像,全產業鏈人才及專利畫像,通過深度整合全球產業數據與情報,為政企決策提供科學支撐,賦能產業創新。

2025先進電池產業集群論壇圓滿落幕

DIKI高性能材料產業智能分析平臺

大咖齊聚 共探未來

在大會報告環節,楊裕生研究員作《政府八部門提出重點發展五種儲能電池的解讀》大會報告。清華大學歐陽明高教授作《清華新能源團隊電池安全研究進展》大會報告。中國科學院先進技術研究院碳中和技術研究所所長成會明研究員作《二維材料基固態電解質探索》大會報告。香港科技大學陳國華教授作《oCVD/iCVD 法包覆高分子膜改善高鎳三元材料的性能》大會報告。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長潘鋒教授作《固態鋰電池的材料基因探索》大會報告。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黃學杰研究員作《新材料技術支撐高性能固態電池發展》大會報告。國家新型儲能創新中心聯席總裁李義濤作《場景應用與產業生態創新融合驅動未來電池儲能技術發展》大會報告。湖南宸宇富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中南大學周向陽教授作《鋰離子電池負極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策略》大會報告。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執行會長范叢明作《AI+新能源與低空經濟產業實踐》大會報告。清華大學徐盛明教授作《退役動力電池高值利用技術及展望》大會報告。

2025先進電池產業集群論壇圓滿落幕

集群清新獎揭曉 表彰電池產業創新標桿

作為本屆論壇的亮點之一,本屆論壇舉辦了第三屆“集群清新獎”頒獎儀式,旨在表彰和獎勵在新能源和新材料領域技術創新引領、產學研深度融合、產業高質量發展、良好生態構建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企業和標桿產品、引領性科研機構和創新技術,以及權威杰出人物代表,為行業創新發展樹立標桿和榜樣。

系列特色活動 共話熱點

2025第二屆先進電池材料產業集群產業鏈峰會

2025第二屆先進電池材料產業集群產業鏈峰會同期召開,由集群理事長召集邀請50余位政府領導、領軍企業負責人、科研領軍人物出席。共同交流研討當前集群產業鏈核心和熱點問題,從產學研的角度協同創新,形成共識,構建創新聯合體,發揮集群織網人作用凝聚電池領域新質生產力。

2025先進電池產業集群論壇圓滿落幕

2025先進電池材料產業集群產業鏈峰會

2025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第二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暨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CSTM/FC59換屆大會

會議同期,還舉辦了2025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第二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暨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CSTM/FC59換屆大會。此次年會總結了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及CSTM/FC59電池材料領域委員會的年度工作,完成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授牌及頒獎、CSTM/FC59&CSTM/FC59/TC03 換屆專家委員聘書頒發。 

2025先進電池產業集群論壇圓滿落幕

CSTM/FC59&CSTM/FC59/TC03專家授聘儀式 

ABEC 2025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新聞熱線:400-6197-660-1

電池網微信
動力電池
鋰電池
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