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EC 2024 | 第11屆中國(廣州)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現場
電池“達沃斯”-電池網11月14日訊(林音 常青 廣州南沙 圖文直播)11月13日-16日,全球電池新能源行業盛會——ABEC 2024 | 第11屆中國(廣州)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在廣州南沙舉行。本屆論壇由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電池“達沃斯”(ABEC)組委會主辦,電池網、海融網、我愛電車網、能源財經網、電池百人會聯合主辦,來自全球電池新能源產業鏈的“政、產、學、研、金、服、用”各界500+嘉賓出席盛會,圍繞“順勢周期 破局向新——大時代下電池新能源產業的中國力量”這一年度主題,在交流與分享中,掀起頭腦風暴,點亮思維,實現價值對話與精準對接。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陳泉泉
14日下午,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陳泉泉在論壇上作了題為《并購對鋰電出海的影響》的主題演講,分享了鋰電出海面臨的挑戰、海外并購利弊兼具、跨國企業并購中國企業的借鑒、海外并購的注意要點等,電池網摘選了其部分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鋰電出海當前面臨三大方面的挑戰:落地和建設、成本與供應鏈管理、本地化運營。”陳泉泉指出,鋰電企業通過海外并購可以快速進入他國市場并擴大份額,但此舉也存在有效控制、團隊融合和業務整合等方面的挑戰。
以中國零部件企業海外并購為例,陳泉泉介紹了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收購的情況。“汽零企業海外并購的主要目的包括獲得海外領先技術、提升公司市場份額、實現業務外延式發展、完善產業鏈布局等。”通過經驗借鑒,陳泉泉進一步指出,鋰電出海的不同之處還要關注國際化的時代背景、國際化的出發點、產業形態和行業的發展階段。
隨后,陳泉泉詳細列出了鋰電企業海外并購的注意要點:
充分了解海外賣方主要交易動機。不同交易的背景,海外賣方有不同的交易動機,最常見的交易動機:共同開拓海外市場;運營出現重大困境自身無法克服;投資者到期套現;家族企業無接班人。如何把握目標公司真正的交易背景動機、洞悉其股東考慮出讓股權的真正意圖,是中國企業能否推進交易的最直觀因素。
了解投資目的地國商業及法律文化差異。由于不同地區商業文化、法律文化不同,海外并購各自習慣經常存在顯著差別,容易造成誤讀;對于這類商業習慣及法律文化背景的差異,參與海外并購的中國企業需要在進入市場前進行調研了解。
平衡復雜的利益關系。受經濟環境與當地監管法規影響,海外并購往往牽涉更為復雜的利益關系。在眾多國家與地區,員工與工會組織、目標公司債權人等利益方,均對交易起著重要的影響。
在正式交易協議中設立符合國際慣例的保護性條款。相比國內并購交易的協議框架,海外并購交易中的協議框架往往更為豐滿殷實。許多主體、細節條文的談判過程,均有賴于中國企業對于國際慣例協議框架的深入理解。例如,如何根據國際慣例,設立雙方理解的交易結構、付款結構、交割步驟,如何構建雙方的陳述與保證、賠償、中止、禁止同業競爭、排他性等主要條款,均對中國企業的經驗提出了很高要求。
合理量化風險,建立價格談判互信基礎。海外并購中,由于不同國家地區的企業在法務環境、稅務環境、政治環境、實際業務運營、勞動人事等方面大相徑庭,使得中國企業在如何量化風險評估,并據此在談判中獲得充足的價格調整依據方面,面臨更深入的挑戰。了解風險只是第一步,更為重要的是如何量化與評估,從而調整交易價格。如何通過所在國深入的盡職調查掌握風險、量化風險,進而轉化為談判上的價格調整砝碼,是海外并購談判中需仔細準備的。
(以上觀點根據論壇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者本人審閱。)

電池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