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孚能科技
5月20日,孚能科技(688567)年產30GWh新能源電池項目產品下線儀式舉行。
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在致辭中說,“孚能科技贛州新能源基地是孚能科技建成投產的第一個TWh時代超級工廠。從15年前開建第一個MWh車間,到今天第一個TWh時代超級工廠產品下線,企業建成了ppb級交付能力所需的高度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以及適應TWh時代要求的全新制造工藝和管理流程,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據了解,孚能科技深耕電池行業20多年,圍繞“1+N+1”三大市場發力(即以綠色出行和電摩、電動飛機、二輪車等新興業務為核心,積極拓展智慧能源等市場),不斷深入技術研發工作,動力及儲能電池解決方案已覆蓋乘用車、商用車、電動二輪車、換電、電動飛機、電動船舶等多個領域。
2023年,孚能科技行業排名平穩,位于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第8名,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第9名,國內動力電池出口量第3名。公司已多年位居全球軟包動力電池裝機量前3名,并連續7年蟬聯中國軟包動力電池裝機量第1名。公司在國內三元電池裝車量中排名國內第4名,市占率4.71%,市占率同比上升0.19個百分點。公司起源于海外,成長壯大于國內,國際業務具有先發優勢,目前公司已躋身國內前三大動力電池出口企業。
另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最新數據,今年1-4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120.6GWh,累計同比增長32.6%。其中,孚能科技裝車量1.25GWh,占比1.05%。在鈉電池裝車方面,1-4月鈉電池裝車量1.3MWh,與一季度相比,新增孚能科技裝車。
此外,電池網注意到,孚能科技正從創新技術發布到產業化,今年以來,公司已經斬獲多家大客戶。
5月15日,孚能科技與印度最早的新能源公司之一的Ingar簽署了動力電池戰略合作協議,致力于推動東南亞、南亞地區乘用車和二輪車的電動化進程,促進當地節能減排和產業鏈發展。
4月30日,孚能科技與東南亞換電運營商Moli Power簽署了動力電池戰略合作協議,致力于完善東南亞國家及地區的電摩充電設施,加速東南亞交通綠色電動化。
4月23日,吉利雷達首款純電四驅皮卡地平線正式發布,搭載的動力電池由孚能科技和吉利集團聯合開發,主要技術方案正是孚能科技明星產品SPS(Super Pouch Solution)超級軟包動力電池解決方案。
據悉,孚能科技SPS多項性能領先行業,不僅可以實現續航1000km+,充電10分鐘續航400km,零部件直減50%,體積利用率高達75%,材料成本下降33%,化學體系全面兼容,除了三元電池,產品設計還兼容多種化學體系電芯,包括鈉電、磷酸鐵鋰、半固態電池等。此次配套吉利雷達,采用的就是孚能科技首個SPS磷酸鐵鋰路線,意味著孚能科技多材料體系技術路線實現了產業化。
根據規劃,孚能科技贛州30GWh新基地及廣州30GWh基地已全面布局SPS產品,接下來,將有多個SPS項目陸續實現量產。
3月1日,一汽解放與孚能科技在吉林長春舉行意向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孚能科技半固態電池將率先導入一汽解放商用車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實現半固態電池配套商用車市場。
其實,早在2022年,孚能科技半固態電池產品就已經實現量產,已經在新能源乘用車裝車配套。電芯實測循環壽命超過5000次,產品的長循環壽命已經經過了市場的檢驗。
公開資料來看,多年來,孚能科技用市場檢驗了其在多應用領域、多材料路線上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能力:三元電池供貨奔馳、廣汽埃安、TOGG、印度第二大汽車工業集團Mahindra Group(馬恒達)等知名車企,全球首款鈉電池在江鈴車型量產,與一汽解放合作半固態電池系統開發,實現全球首個eVTOL終端客戶交付,擁有13年電摩產品經驗和6年換電市場應用經驗等。

電池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