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鋰電池技術取得了顯著進步,成為便攜電子設備、電動汽車和儲能系統的主要動力源,但其性能提升已逐漸逼近材料的物理和化學極限。與此同時,經過十幾年的快速發展,鋰電池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內卷”現象凸顯。而固態電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環壽命等方面較傳統液態電解質鋰電池均現出顯著優勢,被業內廣泛認為是下一代電池技術的最佳路線。
據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固態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年)》數據顯示,預計到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的出貨量將達到614.1GWh,在整體鋰電池中的滲透率預計在10%左右,其市場規模將超過2500億元。
不過,EVTank也表示,全固態電池目前仍然面臨著尚未完全解決的離子電導率問題、固固界面問題和循環性能問題等,預計其市場產業化時間節點將在2030年左右。
雖然量產時間尚遠,但當下,半固態電池作為固態電池的先行者,在技術成熟度上已開始商業化,可以更快地應用于市場,滿足當前消費者對于更安全、更高性能電池的需求。
華鑫證券指出,半固態電池作為過渡技術,目前已在蔚來、東風嵐圖、上汽智己等品牌批量上車。此外,eVTOL行業高速發展,其對電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倍率性能等提出更高要求,現有電池技術無法滿足其要求,固態電池有望在eVTOL迎批量應用,產業發展有望受益。
產業化進度方面,5月11日,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統計,1-4月,我國半固態電池實現裝車,裝車量達1138.8MWh,其中,4月單月新增369MWh,配套電池企業為衛藍新能源等。
固態電池帶來的技術革新與市場前景正吸引越來越多參賽者進場,據不完全統計,除了部分企業處于實驗室階段,已有多家企業搶先布局固態電池領域產品并實現成果轉化。

其中,電池制造領域:寧德時代、清陶能源、衛藍新能源、太藍新能源、孚能科技、贛鋒鋰電、國軒高科、輝能科技、比克電池、中創新航、蜂巢能源、欣旺達、億緯鋰能、領新新能源、安瓦新能源、豪鵬科技、鵬輝能源、恩力動力、多氟多、長安汽車、廣汽集團等企業已有布局,部分已實現裝車應用;
正極材料領域:容百科技、當升科技、長遠鋰科、中偉股份、天力鋰能、巴莫科技、貝特瑞、振華新材、湖南裕能、豐元股份、格林美、湘潭電化等企業啟動固態正極材料建設,部分已實現企業供貨;
負極材料領域:貝特瑞、中科電氣、杉杉科技、翔豐華、硅寶科技等企業自主研發并積極布局固態電池負極材料,實現材料適配應用;
固態電解質領域:廈鎢新能、貝特瑞、多氟多、金龍羽、新宙邦、瑞智新能源、上海洗霸、奧克股份、三祥新材、天賜材料等企業啟動固態電池材料建設,部分已實現企業供貨;
資本層面,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國內已有13家固態電池制造領域相關企業獲得近50次融資。可以看到,在資本市場,固態電池領域公司已成為熱門投資標的和關注對象。
總體來看,企業加碼、資本高熱、產業提速、量產在即,越來越多的電池及中游材料企業鎖定固態電池產業賽道,產業鏈布局熱度空前,但固態電池的制備工藝目前并不完善,唱衰與叫好雜糅,機遇與挑戰并存,在這樣的背景下,由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電池百人會、蘇州市新時代工商管理企業家聯合會新能源專委會主辦的2024固態電池產業生態圈企業家峰會將于6月27日-29日在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蘇州國際會議酒店舉行。
本次峰會將有來自固態電池(半固態電池)產業鏈上中下游正負極材料、電解質(液)、隔膜、復合集流體(銅箔、鋁箔)、智能裝備及固態電池(半固態電池)制造/PACK、新能源車、便攜儲能電源、低空飛行、家庭儲能、無人機等市場應用主體和投資基金、大學院校、主流媒體、相關領導等數百位嘉賓出席,共同探討固態電池技術的最新進展、面臨的挑戰、解決方案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為加速固態電池技術的創新突破、推動其商業化進程搭建起深度溝通、合作的橋梁和紐帶,助力全球能源轉型和綠色經濟發展。
【峰會時間】
2024年6月28-29日(27日報到,29日參觀產業園區)
【峰會地點】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蘇州國際會議酒店
【主辦單位】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電池百人會、蘇州市新時代工商管理企業家聯合會新能源專委會
【智庫支持】
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伊維經濟研究院、中關村青年人才交流促進中心
【聯系我們】
丁女士 電話:18612440538 郵箱:[email protected]
欒女士 電話:13552626317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電池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