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151.46-2024《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 第46部分:廢棄電池處理處置企業》作為首個電池回收企業碳排放核算國家標準,該項標準完善了我國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將有力推動電池回收產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全國首個電池回收企業碳排放核算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GB/T 32151.46-2024《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 第46部分:廢棄電池處理處置企業》。

作為首個電池回收企業碳排放核算國家標準,該項標準完善了我國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將有力推動電池回收產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邦普循環”)是該項國標起草的牽頭單位。

全國首個電池回收企業碳排放核算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此前,我國廢棄電池處理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標準”一直處于空白狀態,企業開展相關工作面臨“無標準可依”的窘境。GB/T 32151.46-2024《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 第46部分:廢棄電池處理處置企業》的發布,成功填補了我國廢棄電池處理處置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標準領域的空白,為企業開展碳排放核算工作提供了來自國家層面的依據。以該項標準為準繩,開展廢棄電池處理處置碳排放核算工作,將為電池全產業鏈碳達峰碳中和奠定基礎,進一步提升我國新能源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

作為全球領先的廢舊電池循環企業,邦普循環持續多年開展電池回收利用碳排放核算工作,全面推動降碳減排并創建九大“零碳工廠”,在碳排放核算方法、降碳技術等領域積累了成熟經驗。

與此同時,邦普循環以領先標準、方法學等驅動高水平電池循環技術及標準在海內外的普及與應用。

邦普循環聯合中汽研和中科院相關院所發布動力電池回收“ICM綜合權益碳方法學”,得到行業廣泛認可;提出以BTB為技術核心的再生材料追溯方法RMTM及再生材料標準RMS,解決了行業中再生料比例核算數據無法有效溯源、企業間工藝差異、產品披露缺乏連續性、溶液溯源匹配性差等共性難題,實現了產品再生料正向核算和逆向溯源。

[責任編輯:陳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新聞熱線:400-6197-660-1

電池網微信
電池回收
邦普循環
碳排放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