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此前發布的《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3年)》顯示,截止到2023年6月底,鈉離子電池全產業鏈企業已經超過80家,涵蓋了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等關鍵材料及電池企業。
EVTank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6月底,全國已經投產的鈉離子電池專用產能達到10GWh,相比2022年年底增長了8GWh,預計到2023年年底全國或將形成39.7GWh的鈉離子電池專用量產線。
另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2023年前11月,僅鈉電池研發、制造及Pack環節,新簽約的項目就多達28個,規劃產能超260GWh,投資總額超1140億元。
與此同時,鈉電池產業鏈企業融資也明顯升溫,截至2023年11月22日,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鈉電池產業鏈領域24家企業進行81次融資。從融資時間來看,2014年、2016年各融資1次,2017年融資2次,2018年融資3次,2019年和2020年各融資2次,2021年融資7次,2022年融資17次,2023年至今已融資46次。
2023年是鈉電發展元年,產業鏈項目布局、研發儲備如火如荼,商業化進程顯著加速。鈉離子電池產業進展迅速,漸入商業化前夕。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TOP 10上市公司孚能科技(688567)在2023年末之際,即將推出首款鈉電車型。
據悉,12月28日,江鈴集團新能源與孚能科技聯袂創新,搭載孚能科技鈉離子電池的全球首款鈉電車型將正式下線。
2023年6月,工信部發布第372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其中包括了兩款鈉離子電池的車型,江鈴集團新能源與孚能科技合作的車型便是其中之一。
另外,從各企業公布信息來看,今年以來,眾多動力電池企業密集發布鈉離子電池產品,并宣稱具備量產供貨能力。2月,搭載中科海鈉鈉離子電池的思皓花仙子電動車試驗車首次公開亮相。4月,寧德時代官宣,鈉離子電池首發落地奇瑞車型,預計年內正式上市。此外有報道稱,比亞迪的鈉離子電池也將于2023年第四季度上市,率先在A00級車型海鷗上裝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受碳酸鋰價格波動的影響,短期內鈉離子電池成本不具備顯著優勢,一定程度上放緩了其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節奏,一些動力電池企業也因此放慢量產計劃。另外,從電池網此前統計的新落地的鈉電池領域項目來看,雖然鈉電池領域投資擴產項目從數量和規模方面遠不及鋰電池領域,但相對于此前業內外企業側重研發儲備,普遍處于觀望或少許押注狀態不同的是,目前已有單個項目已開啟10GWh、20GWh,甚至30GWh的大規模產能布局,也出現了多個百億級項目。不過,上述項目產能規劃雖相對超前,但產能落地節奏還是相對謹慎,距離量產還需經歷緩慢地爬坡過程。
摒棄短期因素的影響,從中長期來看,鈉離子電池仍被市場一致看好,主要源于鈉離子電池不僅在鋰離子電池和鉛酸電池之間取得了性能和成本的平衡,其愈加成熟的產業鏈也有效緩解原材料供應對鋰離子電池“卡脖子”的風險。而且,鈉離子電池具有低溫性能好、安全性高等特性,主要用于A00級、A0級、A級新能源電車,風光電儲能、便攜式儲能等應用場景亦具有很強的適用性。

電池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