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BF2025先進電池前沿技術研討會邀請了多位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教授以及企業的技術人員,就電池技術的前沿動態、市場趨勢、政策環境等議題展開深入的探討。

CIBF2025先進電池前沿技術研討會主題為“綠色能源 驅動未來”,于5月15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18號館召開,集結多位專家學者、行業標桿、領軍人物,零距離對話電池界翹楚,共繪能源未來圖景!

先進電池前沿技術研討會于5月15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成功召開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理事長鄭宏宇在開幕致辭中指出,先進電池技術作為電能源產業發展的“心臟”,推動著整個產業的創新和升級。從鋰離子電池的性能攀升,到固態電池的產業化曙光,從鈉離子電池的成本和安全優勢,到氫燃料電池的多場景應用,新能源技術的迭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著產業格局。

2025年將成為電池快充技術、固態電池技術和鈉電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從技術試水邁向規模化落地的關鍵節點。近年來,我國在政策引導、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生態建設上持續發力,取得了顯著的成果。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突破了1280萬輛,連續十年全球第一。保有量達到3140萬輛,市場占有率達到40%。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超3億千瓦,占新增裝機量總量85%以上。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突破萬億元,現已形成材料、工藝、設備、電芯、模組、電池包、電池回收拆解和材料循環再生的電池全產業鏈體系。

先進電池前沿技術研討會于5月15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成功召開

本次大會的主持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肖成偉博士介紹,大會邀請了多位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教授以及企業的技術人員,就電池技術的前沿動態、市場趨勢、政策環境等議題展開深入的探討。也邀請了多家電池企業,尤其頭部電池企業的代表和汽車企業的專家、代表,來分享他們在電池研發、生產以及應用等方面的經驗與成果。

先進電池前沿技術研討會于5月15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成功召開

在大會報告環節,孫學良孫院士首先做了題目為“鹵化物基全固態電池的最近進展”的報告,提出鹵化物電解質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早期階段,就是松下在2018年第一個報告之前這一段時間離子導非常低,文章數也不多,第二階段是2018到2021年,這個過程可以看到文章數量大幅度提高,多家研究機構和企業在做鹵化物電解質。現在是第三階段,有很多挑戰性工作值得做:進一步提升離子導,從現在的10mS/cm提高到50mS/cm作為一個方向;提升金屬鋰負極穩定性,氮化物電解質匹配鹵化物是個很好的嘗試;提高干燥室特別匹配正極時的空氣穩定性;電化學窗口,特別到高壓比如4.8伏,通過合成方法或者攙氟可以提高電化學窗口;降低成本等問題需要解決。

先進電池前沿技術研討會于5月15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成功召開

北京理工大學楊曉光教授做了題目為“高比能超充固態電池技術進展與前景展望”的報告,楊教授認為為了滿足各種各樣的場景,需要材料、結構和運維三端協同的發展,速熱體系與固態電池本質上是非常完美的融合,電池不一定非要在25℃工作,最早的燃料電池工作溫度就是60、80℃,通過調控技術,再結合整個材料體系的設計,可以把不可能三角進一步擴大。

先進電池前沿技術研討會于5月15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成功召開

來自于中國科學院大連物化所的陳忠偉研究員做了題目為“下一代動力:固態電池和氫混動力技術”的報告。他提出未來的電池不是單一的電池技術,也不是各自為戰,應該是各種技術耦合到一起,真正能解決各個應用場景不同的需求,瞄著高安全、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來展開。

先進電池前沿技術研討會于5月15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成功召開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副主任黃學杰的報告題目是“1000Wh/L鋰離子電池材料體系”。他提出:人形機器人等新型裝備的發展需要高密度動力電池;致密多晶超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兼具高比容量和長循環壽命;拓撲結構硅錫復合負極材料具有超高比容量和長循環壽命;低成本、高穩定固體電解質助力安全型1000Wh/L高密度電池技術走向實用。

先進電池前沿技術研討會于5月15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成功召開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秘書長助理、國汽戰略院副院長鄭亞莉,做了題目為“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趨勢展望”的報告。

先進電池前沿技術研討會于5月15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成功召開

同濟大學明平文教授做了題為“氫能創新及車用燃料電池進展”的報告。

先進電池前沿技術研討會于5月15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成功召開

中電科藍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中電科第十八研究所CETC首席科學家劉興江為與會代表帶來了題為“淺析電動化與電化學能源技術”的報告。

先進電池前沿技術研討會于5月15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成功召開

本次會議采用了“1+7”的形式,一個主會場,再加上七個分會場的形式。報告涉及的內容豐富,涵蓋面廣,集中在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期待本次會議搭建的交流平臺,能夠匯集行業智慧,共謀技術發展與產業協同,為全球綠色轉型注入中國方案和世界力量!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新聞熱線:400-6197-660-1

電池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