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倍動力董事長楊道均透露,希倍動力所研發的電芯良品率已穩定在90%左右,容量一致性控制在±2%以內,為規模化應用奠定了基礎。目前,搭載公司46Ah的電池系統已經在重慶公交、三一自卸車等商用車上示范運營。

希倍動力CIBF 2025展品

希倍動力CIBF 2025展品

電池百人會-電池網5月17日訊(常青 廣東深圳報道)近年來,因資源豐富、成本低廉,鈉離子電池受到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廣泛關注。2021-2022年,鋰價的大幅飆升,更是凸顯了鈉離子電池潛在的性價比優勢,促使資金與人才迅速涌入該領域。

基于確定性的技術發展路線以及多個市場高確定性的應用需求,目前鈉離子電池領域已經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隨著相關產線以及項目的陸續落地,也將進一步推動鈉離子電池的大規模量產裝機。

北京希倍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希倍動力”)憑借在高功率鈉離子電池領域的突破性進展,設計開發出一系列針對動力、儲能等眾多場景的高性能鈉離子電池產品,與鋰離子電池相互配合,持續服務于新能源行業。

北京希倍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道均

北京希倍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道均

“公司以高功率產品切入市場,目前已推出6Ah/46Ah/65Ah/31Ah等多款高功率產品,其中6Ah最大放電倍率達到100C以上,是目前高功率電池的最高水平。”希倍動力董事長楊道均在CIBF 2025期間與電池網交流時講道,公司是一家專注于高功率鈉離子電池開發的企業,精準定位細分市場。

以高功率鈉離子電池破局

資料顯示,希倍動力致力于鈉離子正極材料、鈉離子電池等產品開發,擁有正極材料技術和電芯技術兩大核心競爭力。公司目前正在著手建設高性能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電芯批量生產線項目,項目正在穩步建設中,正極材料生產線預計2025年底會投入使用,電芯生產線2026年投入使用。

“希倍動力雖然是鈉電領域的新公司,但卻是新能源電池行業的老兵,因此公司中短期規劃的市場方向是在混動插電增程領域的應用。”楊道均介紹道,在業務形態布局方面,公司從功率型鈉電切入市場,隨著公司材料和電芯技術不斷迭代以及上游產業鏈的不斷成熟,基于現有業務基礎,向純電商用車、乘用車和儲能市場逐步滲透。

據悉,希倍動力的三大核心產品包括高熵正極材料、100C高功率鈉離子電池及系統、260Wh/kg超高比能量鈉離子電池及系統。

楊道均指出,鈉離子電池的電化學原理、研究方法和鋰離子電池高度相似,因此可以借助于深厚的鋰離子電池經驗、規劃產線快速實現產業化,但目前鈉離子電池仍面臨兩大挑戰:一是比能量偏低,主流產品比能量在180Wh/kg 以下,限制了鈉離子電池在很多領域的應用;二是產業化規模較小,成本高于鋰離子電池,成本優勢未能充分體現。

希倍動力產品圖

針對上述難題,希倍動力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揚長(功率)避短(比能量),在當前階段,充分發揮鈉離子電池的高功率、寬溫域、高安全的特性,推廣高功率鈉離子電池,目前公司產品已經在混合動力重卡、客車、寬體礦車、工程機械等領域,提供差異化競爭的解決方案。

針對比能量比較低的難點,希倍動力已開發的230Wh/kg無負極鈉離子電池,是迄今全球已發布的最高比能量鈉離子電池,預計2026年將實現量產。隨著技術持續進步和產業規模擴大,鈉離子電池在電動汽車、儲能、低空飛行等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成為鋰離子電池的重要補充,為新能源產業提供更安全、更經濟的能源解決方案。

楊道均表示,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希倍動力在混動商用車、工程機械和農用機械、鉛酸替代等領域開始做各種搭載驗證,一部分車型還在驗證中,一部分已經小批量出貨。

楊道均透露,希倍動力所研發的電芯良品率已穩定在90%左右,容量一致性控制在±2%以內,為規模化應用奠定了基礎。目前,搭載公司46Ah的電池系統已經在重慶公交、三一自卸車等商用車上示范運營。

強大研發團隊助力技術創新

技術突破的背后是持續的研發投入。電池網注意到,希倍動力擁有經驗豐富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其中包括以世界500強企業三一重工電芯研究院前院長、著名鋰電公司盟固利前研發副總楊道均為董事長的產業團隊,以及以國家“優青”獲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華教授為技術帶頭人的研發團隊。

楊道均強調,希倍動力投資約4000萬在北京總部建設了超過3000平的研發中心,研發中心包含了正極材料合成、電芯開發和PACK開發的試驗線,具備從材料、電芯到PACK全棧開發驗證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5年)數據顯示,碳酸鋰價格的大幅下跌使得鈉離子電池相對鋰離子電池的成本優勢并不明顯,在成本偏高和性能偏低的相對劣勢下,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發展不及預期。

EVTank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鈉離子電池出貨量3.7GWh,主要應用場景為儲能,其次為小動力,在電動汽車領域僅有少量裝車。

“這幾年鈉離子電池上游材料產能都在加緊建設中,但市場規模還不大,目前材料成本還比較高,當前鈉電的BOM成本相當于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碳酸鋰15萬元/噸)時的成本。”在楊道均看來,鈉電降本可以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材料產能快速增加帶來降價,另一方面是新技術突破。例如公司的無負極鈉離子電池,不但可以大幅提升電池比能量,還大幅度簡化工藝、降低成本,預估原材料成本降低20%,人員和設備投入減少40%。

此外,楊道均還提到,目前鈉電除了成本高,核心材料的技術成熟度和產品質量與鋰電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需要行業同仁共同努力。另外,目前鈉電批量應用還比較少,產品性能還需要經受市場的考驗。

結語:

“2025年將是鈉離子電池快速發展的階段。”談及未來,楊道均信心十足,公司希望做到商用車動力電池領域的鈉離子電池頭部企業。

隨著產業鏈配套逐步完善,鈉電成本下降與性能提升的趨勢正在形成,而希倍動力憑借先發技術優勢與清晰的戰略路徑,有望在商用車、工程機械等細分市場占據高地。

ABEC 2025

[責任編輯:林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新聞熱線:400-6197-660-1

電池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