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產業整體暴利期已過,微利期已來,除了技術、制造、管理等優勢,降本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產品規模優勢來攤薄成本。”于清教說。而動力電池出貨量和市占率在全球均有絕對領先優勢的中國擁有更大的降價話語權。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百人會理事長于清教
近日,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正常情況下,動力電池占電動汽車成本40%-50%的比重,但由于去年原材料價格飆升,這一占比可能上浮10%-20%。”他強調,電動汽車降本的主要壓力還是在動力電池等供應鏈環節。
據他介紹,在2022年因供需錯配導致原材料價格飆升、電池價格上漲后,今年來,動力電池價格,及其部分原材料價格已在政策與市場雙重影響下,出現整體下行趨勢。
“動力電池產業整體暴利期已過,微利期已來,除了技術、制造、管理等優勢,降本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產品規模優勢來攤薄成本。”于清教說。而動力電池出貨量和市占率在全球均有絕對領先優勢的中國擁有更大的降價話語權。
“目前部分車型已經可以做到‘油電同價’,性能也不輸于同級別燃油車。”于清教告訴《環球時報》記者。

電池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