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固態電池賽道持續活躍。
7月3日晚間,海目星(688559)發布公告,近日,海目星與深圳欣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界能源”)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加強在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共同打造完整的固態電池產業鏈。欣界能源將優先向海目星采購所需的設備,海目星將向欣界能源提供整線設備方案。
公告顯示,欣界能源是一家專注于新一代鋰金屬固態電池研發與生產的企業,憑借其高能量密度及高安全性的固態電池技術和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已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與廣闊的市場前景。作為固態電池的代表企業之一,欣界能源現有產能已達200MWh,成為全球首批商業化鋰金屬固態電池的企業,在2024年8月啟動建設5GWh全球首條(能量密度≥450Wh/kg)GWh級別鋰金屬固態電池產線。投產后將快速滿足下一代飛行器、消費電子、EV、儲能等萬億級市場的需求。
海目星作為激光和自動化領域的上市企業,一直致力于激光以及自動化創新領域,并且在新能源領域有著深厚的研發底蘊和行業認知。雙方了解要想在新能源電池領域取得更大的突破與發展,必須形成強強聯合、資源共享。基于此,雙方決定攜手合作,共同推動新能源產業的進步和發展。
海目星表示,本協議的簽訂是基于雙方對新能源行業發展的共同認知,為開展在固態電池的設備研發、產業鏈以及固態電池的銷售等領域的深度合作,尋求在新能源領域的更大的突破與發展,為實現下一代低空經濟飛行器、消費電子、EV、儲能等萬億級市場的技術突破,而進行強強聯合和資源共享。
電池網還注意到,在海目星公告前一日(7月2日)晚間,先惠技術(688155)也發布公告,公司和清陶(昆山)能源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陶能源”)簽訂合作研發協議,雙方一致同意,未來將充分發揮雙方優勢資源,圍繞全固態電池核心關鍵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進行合作。
先惠技術表示,清陶能源系一家專注于頂尖新能源材料技術的產業轉化,通過鋰電池關鍵材料的原創開發、裝備的創新設計和量產工藝的優化,率先實現了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本協議旨在充分發揮雙方優勢資源,圍繞全固態電池核心關鍵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進行合作,促進雙方共贏發展,符合公司整體發展戰略。
海目星和先惠技術只是鋰電裝備企業發力固態電池設備領域的縮影。在6月28日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電池百人會、蘇州市新時代工商管理企業家聯合會新能源專委會主辦的2024固態電池產業生態圈企業家峰會上,利元亨(688499)研究院院長杜義賢透露,近期,利元亨美國首條固態電池前段設備順利出機,憑借其在固態電池技術領域的深厚積淀,在全球舞臺上實現了戰略性的拓展。
此外,深圳市時代高科技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田瀚溶在峰會上也強調,時代高科作為方案提供商,必須開發適用于固態電池的真空干燥設備。田瀚溶補充道,“2016年由于業務服務訪問了美國波士頓24M公司,才真正接觸到固態電池。今天,像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蜂巢能源、贛鋒鋰業、億緯鋰能、孚能科技等等,也包括LG和松下,這些都是時代高科的重要客戶,在與這些客戶的合作中,我們了解到,其實這些企業都在長期地、持續地研發固態電池,當然我們也在根據客戶的需要緊密配合。”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隨后總結道,實際半固態、準固態、全固態,要有好的產品,必須裝備先行。沒有好的裝備,不可能出來好的產品。工藝再簡單、再優化,設備干不了,產品量產也實現不了。現在鋰電池的大部分設備是國產化,希望在固態電池上,設備要做前瞻性的開發。

電池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