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3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重點行業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環保績效達到A級水平的產能比例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5%;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約一倍,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再生材料在資源供給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
其中,在新能源汽車、電池等方面,《行動方案》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有序推進再制造和梯次利用。鼓勵對具備條件的廢舊生產設備實施再制造,再制造產品設備質量特性和安全環保性能應不低于原型新品。推廣應用無損檢測、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技術工藝,提升再制造加工水平。深入推進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機床等傳統設備再制造,探索在風電光伏、航空等新興領域開展高端裝備再制造業務。加快風電光伏、動力電池等產品設備殘余壽命評估技術研發,有序推進產品設備及關鍵部件梯次利用。
推動資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推動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集聚化、規模化發展,引導低效產能逐步退出。完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支持政策,研究擴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制度覆蓋范圍。支持建設一批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等再生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集群。積極有序發展以廢棄油脂、非糧生物質為主要原料的生物質液體燃料。探索建設符合國際標準的再生塑料、再生金屬等再生材料使用情況信息化追溯系統。持續提升廢有色金屬利用技術水平,加強稀貴金屬提取技術研發應用。及時完善退役動力電池、再生材料等進口標準和政策。
支持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更新。持續推進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換代。加快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類柴油貨車。加強電動、氫能等綠色航空裝備產業化能力建設。加快高耗能高排放老舊船舶報廢更新,大力支持新能源動力船舶發展,完善新能源動力船舶配套基礎設施和標準規范,逐步擴大電動、液化天然氣動力、生物柴油動力、綠色甲醇動力等新能源船舶應用范圍。持續實施好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結合農業生產需要和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階段,扎實推進老舊農業機械報廢更新,加快農業機械結構調整。
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暢通流通堵點,促進汽車梯次消費、更新消費。組織開展全國汽車以舊換新促銷活動,鼓勵汽車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開展促銷活動,并引導行業有序競爭。嚴格執行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和車輛安全環保檢驗標準,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因地制宜優化汽車限購措施,推進汽車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交互系統建設。
強化重點領域國內國際標準銜接。建立完善國際標準一致性跟蹤轉化機制,開展我國標準與相關國際標準比對分析,轉化一批先進適用國際標準,不斷提高國際標準轉化率。支持國內機構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支持新能源汽車等重點行業標準走出去。加強質量標準、檢驗檢疫、認證認可等國內國際銜接。
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把符合條件的設備更新、循環利用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支持范圍。堅持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聯動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通過中央財政安排的節能減排補助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汽車以舊換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統籌使用中央財政安排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相關資金等,支持家電等領域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持續實施好老舊營運車船更新補貼,支持老舊船舶、柴油貨車等更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統籌利用中央財政安排的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電池更新。用好用足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工作。進一步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政策,加大綠色產品采購力度。嚴肅財經紀律,強化財政資金全過程、全鏈條、全方位監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準性。

電池網微信












